top of page

負面印象       了嗎?

淡江大學教授、同時也是印尼二代的何景榮表示,相對以往,大家對於東南亞文化的歧視確實減弱不少。他分析,主要關鍵為「網路」。隨著科技進步,取得資訊愈加便利,國際間文化相互交流,進而產生多元文化的理解,使族群間的隔閡逐漸消弭。

翻轉

LINE_ALBUM_220107.jpg
S__43040772.jpg

​我們一家人

節目由三立電視台與內政部移民署

共同製作,透過系列專題報導的方式,

深入探討探訪,挖掘新住民在台灣的故事,讓民眾重新認識新住民,

對他們的排斥及偏差想法改觀

S__43040770.jpg

築夢新台灣

​節目由民視電視台與內政部移民署

共同製作,

透過採訪不同新住民來到臺灣、

愛上臺灣,

並且根留臺灣實現自己的夢想的溫暖故事。

S__43040771.jpg

​台灣是我家

節目由內政部移民署撥款委由民間製作的電視節目,採訪在台灣生活的新住民小故事,讓民眾更了解新住民如何化解困境,

在台灣調適自己生活。

而本節目2013年原中天電視取得合約製作播出;2014年以後改委託TVBS製作播出。

新二代=雙語能力?

\

    此外,2016年蔡英文總統推行「新南向政策」,擁有雙語優勢的新二代成為前進東南亞市場的國際小尖兵。原先的「問題學生」,搖身一變成了南進的重要推手。

 

    然而事實上,許多人對新二代有著錯誤的想像,將其與雙語能力畫上等號。何景榮指出,大約僅有一成的人會使用雙親的母國語言。主要原因須回溯至,家中長輩不允許孩子使用「野蠻語言」。東南亞文化對於長一輩的人來說,大多停留在負面印象。母語不被重視,缺乏環境的培養,導致多數的子女並不會說母語。

螢幕快照_2022-01-07_上午12.59.00-removebg-preview.png
螢幕快照 2022-01-09 上午12.19.29.png

為了協助新二代母國語言的傳承,教育部於一○八課綱中,將新住民語列為國小本土語言的必修課程,也顯示國家對多元文化的重視。何景榮表示,此決策的最大價值在於,「這是我們中華民國政府都肯定的語言」,與閩南語、客家語、原住民語並駕齊驅。陳靜華也坦言,唯有校園教育從小扎根,培養多元文化素養,才能減少族群間的歧視。

改變大眾刻板概念,先從           做起!

周遭

與家中長輩不斷溝通

了解彼此能夠接受的程度、極限,對於其他文化的認知多少,先清楚知道對方在乎的點是什麼。

改善刻板印象從​教育開始

人建立價值觀時多數發生在校園中,也期待規劃出沒有偏見、歧視、重視多元文化的課綱,讓學生們可以用平等、同理的態度,跟不同族群的人相處。另外,建議拓展年輕世代的文化敏感度,提升尊重就能減少因不了解所造成的誤會、負面影響。

​創造一個友善多元的社會

期望大眾能更加包容、接納,加上新二代有許多學習母親文化的機會。可以藉此豐富台灣社會的多元性,產生更多的優勢及發展空間。

新二代族群應主動站出來

「說明他們是怎樣的身分、背景,用這個身分做了什麼樣的事」。

這個過程將會逐漸被社會看見,新二代群體要自行凝聚起來共同發聲。不用害怕自己的身分,正面直視相關優勢,時常反思並自我察覺,才能令社會更加美好。

螢幕快照_2021-12-09_上午10.24.20-removebg-preview.png

文字/王荷琇 何瑄 陳昫蓁

網頁設計/王荷琇 何瑄 陳昫蓁

影音/王荷琇

指導老師/康力平

聯絡我們

電話:(02)2236-8225
分機84113
地址:台北市文山區木柵路一段17巷1號 小世界周報
傳真:(02)2236-9094

  • 14481759_660858610747920_7905782758466427982_o
  • Instagram
  • Facebook
  • YouTube
bottom of page